
这一回信通实盘,荷兰是真被打懵了。
10月23日凌晨,一封看似普通的邮件从安世半导体中国分公司发出,标题是“供货恢复通知”。按理说,这只是一次例行业务通告,可打开内容后,全行业都炸了——邮件最后一句话写得明明白白:“所有交易一律改用人民币结算。”

往日那些用美元和欧元打款的车企、分销商、代工厂,全都得重新登记人民币账户。结算系统一夜之间更新,外币支付路径统统作废。可以说,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第一次,用自己的货币向全世界下了“通知书”。
故事要从9月底说起。9月30日,荷兰政府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理由,突然宣布接管安世半导体的欧洲总部,冻结中方董事权、撤换CEO,并派人“临时托管”公司运营。用他们的话说,是为了防止“中国资本影响欧盟关键技术安全”。

一句“国家安全”,听起来冠冕堂皇,但背后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操作。要知道,安世半导体2018年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,成为当时中企海外并购的经典案例。过去几年里,这家公司为荷兰贡献了上亿欧元税收、几千个工作岗位,还把研发投入提高了150%。
但荷兰政府这次根本没打算讲理,直接动用了行政法案,把公司管理权硬生生“抢”了回来。
他们以为控制总部信通实盘,就能掌握命脉,结果却发现——自己抢到的是一个空壳子。
因为安世80%的芯片产能,全都在中国。
欧洲只剩个牌子,中国才是真正的生产核心。
当荷兰在欧洲忙着改章程、换高管的时候,安世中国开始反制。

10月初起,中国区团队就开始“技术层面”的反制:总部账号权限失效、采购审批系统重定向、物流数据库本地化……短短两周,总部的所有控制端口全部被切断。
到了10月23日凌晨,安世中国的供货通知正式发出。内容不长,但每一句都像一记重锤:
“自即日起,公司恢复向中国本地分销商供货,所有交易以人民币结算信通实盘,不再接受美元及欧元付款。”
一句话,就彻底改写了全球半导体交易的规则。过去几十年,芯片交易几乎都是美元结算,这既是行业惯例,也是西方金融控制的关键杠杆。安世中国这一刀下去,不仅斩断了荷兰总部的管辖链,也绕开了美元清算系统。
最先急眼的,是欧洲车企。

大众、宝马、奔驰这些巨头早就离不开安世的芯片。要知道,全球四成以上的车规级晶体管,都来自安世,其中大部分产自东莞和无锡的工厂。门锁、电机、座椅调节、雨刷控制……没有这些小芯片,整车都组不起来。
现在供应链一断,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已经传出消息:部分生产线或将停工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(VDA)甚至公开警告——如果安世中国的供应中断,欧洲汽车产业可能会陷入全面停摆。
问题是,安世中国明确说了:只供国内客户,只收人民币。
想要货?那就请你来中国下单、用人民币付款。

这意味着,欧洲和美国的整车厂要维持生产,得先建立人民币账户、调整财务系统、通过中国境内子公司走采购流程。对他们来说,一旦启用人民币,就相当于重新站队了。
荷兰政府显然没料到这一切的发展。

原本他们打算通过行政手段拿回“主控权”,结果反倒被中国企业教了一堂商业课。现在总部对中国区没有权限、拿不到货、查不到账,连财务报表都看不到实时数据。
而安世中国这边,生产、物流、销售、回款全都照常运转,还顺手完成了一次人民币国际化的“实战演练”。

更讽刺的是,大众、丰田这些欧洲、日本车企为了保供,不得不亲自飞来中国,签人民币订单。这就意味着:荷兰政府的“夺权”行动,不但没能掌握资源,还帮中国企业做了人民币结算的推广。
荷兰的这波骚操作,简直是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!
和兴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